集塵機濾材選擇常見問題
1) 濾袋與濾筒差在哪?什麼工況適合換「摺皺濾袋」?
核心差異
-
濾袋(Baghouse):耐髒污、容忍粉量高,維修空間大、單位體積面積較小(A/C 常偏高)。
-
濾筒(Cartridge):摺皺增加面積、可取更低 A/C、ΔP 曲線穩、占地小;對黏/濕粉需好好做表面處理與導流。
-
摺皺濾袋(Pleated/Star Bag):不換殼直接把長袋升級成多褶面積,典型可 +1.5~2.5× 濾布面積,等效降低 A/C 25~50%。
什麼時候升級「摺皺濾袋」最划算?
-
ΔP 長期偏高、脈衝一直打也壓不下來。
-
能耗過高(風機長期拉高),又不想改機殼。
-
粉較細/略黏,但不至於要改成濾筒式。
-
需要在同殼體裡塞進更多「有效面積」。
注意:確認 籠架/文氏/脈衝氣量是否足夠,避免升級後清灰不足。
2) ePTFE/奈米膜比傳統針刺布好在哪?
優勢(表面過濾)
-
把粉留在表面,避免「深層吃粉」,ΔP 上升更慢、脈衝更有效。
-
細粉穿透率低(對 PM₂.₅/PM₁ 更友善),後端 HEPA 負荷小。
-
黏/濕/油粉更不易糊,若再加 疏水/防油處理更穩。
可能代價
-
初阻(初始 ΔP)略高、單價較高;需控制入口濃度峰值與磨耗。
-
適合搭配導流/前置分離,避免高濃度「粉雨」直打膜面。
什麼工況最值得上膜?
-
細粉(D50 < 20–30 μm)、黏/吸濕/含油粉、要室內回風/潔淨的場合。
3) 黏性粉與高濕環境要選哪種濾材?
三件事一起做
-
材質:ePTFE/奈米膜覆膜為主;再配 疏水/防油處理;可燃粉加 抗靜電。
-
前置分離/導流:旋風或沉降段「削峰」,入口加導流板讓粉均勻落塵。
-
露點管理:保溫/預熱/除濕,避免濕熱遇冷凝結在膜面。
若需要可清洗/蒸洗(CIP/SIP)
-
评估 燒結 PE/SS 管式濾芯(可反洗/蒸汽殺菌),但初阻高、系統要能吹洗。
4) HEPA 一定要嗎?怎麼做 DOP/PAO 完整性?
何時「建議加 HEPA」
-
室內回風、潔淨室/精密產品、或你要把極細粉風險壓到最低。
-
放置位置建議:主濾 → 風機 → HEPA → 排/回風(HEPA 最終防線)。
完整性測試(現場)
-
PAO/DOP 漏掃:上游注入氣溶膠,掃描墊片、箱體接縫、檢修門;常見單點允收 0.01~0.03%(依規格)。
-
前後 ΔP:建立 HEPA ΔP 基線 與更換門檻。
-
無 PAO 設備時,以上下游粒子計數作替代(需穩定背景)。
5) 可燃粉塵的抗靜電標準與接地怎麼查?
你要確認的 3 件事
-
濾材抗靜電等級:常見以表面電阻 ≤ 10⁸ Ω作為「導電/抗靜電」濾材的目標等級(依規格書/認證而定)。
-
系統接地/等電位:殼體、籠架/骨架、濾芯端蓋、軟管和管路全部接地;實測接地電阻(工業慣例多以 ≤ 10 Ω 作為良好接地目標)。
-
區域分級與文件:依 NFPA/ATEX/IECEx 對區域(Zone 20/21/22)要求核對濾材與電氣選型的證書/標記。
怎麼查證?
-
跟廠商要 材質證書/ATEX 或等效證書(標示 antistatic/Ex 可用)。
-
現場用 兆歐錶/接地電阻錶做電阻與連續性檢測;保留測試紀錄。
6) 玻纖、P84、PPS、PTFE 在「高溫酸性氣體」中怎麼取捨?
先判斷:溫度範圍、酸種/濃度、是否有氧化性條件(高 O₂/NOₓ)、是否有潮濕/露點。
材質選擇邏輯
-
PTFE(覆膜或全 PTFE):化學耐受最好、連續 ~240–260 °C;黏/細粉也友善(成本高)。
-
PPS(Ryton):連續 ~190 °C,含硫/酸性環境適性好,但怕強氧化(高 O₂/NOₓ 會劣化)。
-
P84(Polyimide):連續 ~240 °C,對細粉捕集與高溫效率佳;化學性不如 PTFE,成本較高。
-
Fiberglass 玻纖:連續 ~260 °C,耐高溫、ΔP 低,但脆、怕機械衝擊,酸性/潮濕下建議PTFE 覆膜與防腐處理。
決策範例
-
高溫 + 強酸/混酸/潮濕 + 長壽命 → PTFE。
-
高溫 + 含硫酸性、氧化條件可控 → PPS。
-
高溫 + 極細粉效率 → P84(或 PTFE 覆膜玻纖)。
-
超高溫但機械條件穩定 → 玻纖 + PTFE 覆膜(並管控露點腐蝕/酸霧)。
7) 真空送料機的濾心怎麼保養?ΔP 到多少要停機?
保養要點(週期可依實際工況調整)
-
ΔP 基線管理:初裝 600~900 Pa;穩態常見 1000~1500 Pa。
-
清灰策略:以 ΔP 觸發 + 最小間隔,脈衝 0.4~0.6 MPa;避免「過清」耗氣與膜面磨耗。
-
密封件:定查 O-ring/快拆扣/視窗,真空系統對漏風非常敏感。
-
前置分離與導流:若 ΔP 升太快,先看入口濃度峰值與導流是否均勻。
-
接地/等電位:尤其 FIBC 拆包區,定期量測接地電阻與連續性。
-
HEPA(若有):前後 ΔP 監測 + 年度 PAO/DOP 完整性。
停機/介入門檻(可作為內規範例)
-
警戒:≥ 1700 Pa → 自動加強清灰、點檢。
-
介入(計畫停機):≥ 2000 Pa → 查堵、換濾材或調整 A/C/導流。
-
異常快速上升:即使未達門檻,也要排查黏粉/露點/清灰故障。
-
異常偏低:疑漏風或破袋,立即檢查。
一頁式規格摘要(可直接放到詢價單/驗收單)
-
型式:濾筒 / 濾袋 / 摺皺濾袋
-
濾材:ePTFE/奈米膜(□)疏水/防油(□)抗靜電(□)食品級(□)
-
清灰:自動脈衝 0.4–0.6 MPa
-
安全:接地/等電位(目標 ≤ 10 Ω);區域分級(Zone __);隔離/洩爆/抑爆(□)
-
HEPA(若有):H13/H14;位置:主濾→風機→HEPA;年度 PAO/DOP(允收單點 ≤ 0.01–0.03%,依規格)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