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|吸塵器 vs 集塵機:先講本質差異
|
指標 |
工業吸塵器(High-Vac/中高壓小風量) |
集塵機(低壓大風量) |
|
目的 |
點吸/工具端/清掃/回收 |
源頭捕集/罩口大面積抽吸 |
|
風量級距 |
小~中(約 1–30 CMM/點) |
中~大(10–80+ CMM/點) |
|
壓頭/真空度 |
高(10–40 kPa 常見;水柱 1000–4000 mmH₂O) |
低~中(0.5–3 kPa 常見) |
|
典型場合 |
長軟管、狹口、重屑、中央清掃、手工具集塵 |
研磨拋光罩、倒料罩、焊煙臂、大罩面 |
|
濾材配置 |
高真空濾芯+(可選)HEPA |
濾筒/布袋+(可選)HEPA |
|
能耗特徵 |
單點強、OPEX 看「真空度×使用時數」 |
多點同動,OPEX 看「總風量×壓頭」 |
簡單記:“要抓得緊”選高真空吸塵器;“要抽得廣”選集塵機。兩者常搭配:工具端用吸塵器、源頭罩口交給集塵機。
2|名詞速懂:風量、真空度、水柱、A/C、ΔP
-
風量(Q):CFM / CMM(m³/min);決定能帶走多少氣體與懸浮粉。
-
真空度(Vacuum / Water-lift):kPa / mmH₂O / inH₂O;克服管路、吸頭阻力與重屑。
-
換算:1 inH₂O ≈ 249 Pa ≈ 25.4 mmAq;1 kPa ≈ 102 mmH₂O。
-
-
A/C 比(m/min):濾布面速 = 風量 ÷ 濾布面積;越低越不易糊濾材。
-
ΔP(壓差):濾室進出口壓差,用來觸發清灰與判斷更換。
-
水氣/油霧:吸液與含油粉須用濕式/隔離桶與耐油濾材,避免危險。
3|型式大盤點(你一定會用到這張表)
|
類型 |
核心特徵 |
典型真空源 |
適用場合 |
優點 |
限制 |
|
單相移動式(乾式) |
1~3 kW、便攜 |
高速整流子/渦輪 |
產線清掃、工具配套 |
便宜、靈活 |
Duty cycle 限、噪音較高 |
|
三相連續型(乾式) |
3~15+ kW、連續 |
側流(Side-Channel)/多級離心/Roots/爪式 |
24/7、中央系統、多工位 |
壽命長、吸力穩 |
CAPEX↑、需三相電 |
|
濕/乾兩用 |
吸液與固體 |
同上或雙泵 |
切削液、冷卻液、災損清理 |
多工況 |
需分離桶/油水管理 |
|
氣動式(壓縮空氣驅動) |
無電、Venturi |
壓縮空氣 |
危險區/禁電/潮濕 |
防爆友善 |
需大耗氣、噪音 |
|
背負/輕便型 |
背負/肩背 |
直流無刷/鋰電 |
高空/窄區巡檢清掃 |
機動高 |
續航受限 |
|
防爆/抗靜電(ATEX/NFPA) |
導電件+接地+隔離 |
依型式 |
可燃粉、Zone 20/21/22 |
合規安全 |
成本與維護更高 |
|
HEPA 終端型 |
H13/H14 |
任一真空源 |
室內回風、無塵室 |
超潔淨 |
阻力高、需完整性測試 |
|
中央吸塵系統 |
多點管網 |
Roots/多級/爪式 |
廠區清掃、回收 |
集中管理、長距離 |
規劃複雜、需隔離/洩爆 |
4|風量 vs 真空度:怎麼看曲線、抓工作點?
工業吸塵器都有性能曲線(Q–Vacuum)。
-
大出風口/短軟管 → 工作點落在大風量、低真空區。
-
小吸口/長軟管/狹縫工具 → 工作點落在小風量、高真空區。
口訣:「尺寸靠風量,縫隙靠真空」。
-
寬地面吸頭、大面積粉屑 → 要較大 CMM。
-
狹縫/鑽孔/砂輪護罩 → 要較高 kPa/mmH₂O。
快速估(源頭捕集)
罩口風量 QCMM=Vf(m/s)×A(m2)×60Q_{CMM} = V_f(\text{m/s}) \times A(\text{m}^2) \times 60QCMM=Vf(m/s)×A(m2)×60。
倒料/秤重面速常用 0.5–0.8 m/s;工具護罩依廠商建議。
5|吸塵軟管/吸頭與管內風速(防堵最關鍵)
-
一般粉:管內風速 16–22 m/s。
-
重粉/金屬屑:18–25 m/s。
-
易飄輕粉:14–20 m/s 足矣,但要防積粉。
建議:能放大管徑就放大,但別讓氣速掉太低;長軟管等效壓損很大(每 1 m 軟管 ≈ 2–3 m 直管)。
6|濾材/清灰選擇:細粉、黏粉、可燃粉怎麼配?
|
情境 |
推薦濾材 |
清灰方式 |
備註 |
|
細粉(<5–10 μm) |
PTFE/奈米膜覆膜濾筒 |
ΔP 觸發脈衝 |
降穿透、延壽 |
|
黏/吸濕/含油粉 |
ePTFE+疏水/防油 |
ΔP 觸發+預塗粉 |
控露點、前置分離 |
|
一般粉/屑 |
PES 針刺不織布或濾筒 |
手搖/反吹/脈衝 |
依工況取中值 |
|
可燃粉 |
抗靜電導電濾材 |
ΔP 觸發 |
搭配接地/隔離/洩爆 |
|
室內回風/潔淨 |
主濾+HEPA H13/H14 |
– |
PAO/DOP 完整性+前後 ΔP |
ΔP 管理(起點值):初阻 600–900 Pa → 穩態 1000–1500 Pa → 警戒 ≥1700 Pa → 介入 ≥2000 Pa(依機型調整)。
7|安全與合規:可燃粉、ESD、液體、火花
-
可燃粉塵:全系統導電/接地/等電位;火焰隔離閥/逆止閥、洩爆片/無焰洩爆或化學抑爆(視系統壓頭與區域);遵循 ATEX/NFPA/IECEx。
-
靜電(ESD):選抗靜電濾材、導電軟管/輪子/配件;定期量測接地電阻(實務常以 ≤10 Ω 作為良好接地目標)。
-
液體/油水:用分離桶/切屑籃/油水分離;避免吸入強腐蝕/揮發溶劑,必要時用氣動式。
-
火花/高溫屑:上游火花捕集/滅火或改濕式;不得把餘火直接吸入乾式濾材。
-
噪音:中高壓多配消音器/隔音箱,留维护空間。
8|選購流程(Decision Tree)
Step 1|定義髒污:粉/屑/液?粒徑/黏性/吸濕/含油/可燃?日處理量?是否與工具連動?
Step 2|路徑與吸頭:軟管長度/彎頭/口徑;需要寬地刷/狹縫/工具護罩?
Step 3|性能定級:
-
長軟管/狹口/重屑/中央清掃 → 高真空(10–40 kPa)
-
一般清掃/短距 → 中真空(3–10 kPa)
-
寬面積地刷/大口徑 → 看 CMM(≥8–20+ CMM)
Step 4|濾材/清灰/安全:依第 6 節表格選;可燃粉/回風/無塵室按安全條件加裝,建議要使用自動清灰吸塵器。
Step 5|TCO 與維護:ΔP 監控、脈衝耗氣、濾芯壽命、消耗件庫存、IoT 遠端。
Step 6|驗收指標:見第 11 節 SAT 清單。
9|實務算例:選型從需求倒推算
需求:
-
材料:藥粉(D50≈40 μm,微黏),日清掃 200 L,偶爾接秤重護罩。
-
路徑:單支軟管 12 m,內徑 Ø38 mm;另有狹縫吸頭。
-
安全:室內回風,須低粉外逸。
選型:
-
真空源:三相連續型 5.5–7.5 kW(側流或爪式),真空度 ≥20–25 kPa。
-
風量:在 Ø38 mm 管內確保 ≥16–20 m/s,工作點約 5–8 CMM。
-
濾材:ePTFE/奈米膜+抗靜電;A/C 0.8–1.2 m/min。
-
清灰:ΔP 觸發脈衝 0.4–0.6 MPa;初阻 700 Pa、警戒 1700 Pa。
-
二次過濾:HEPA H13,做 PAO/DOP;前後 ΔP 監測。
-
附件:旋風前置分離(減少濾材負荷)、狹縫吸頭、地刷、導電軟管。
10|常見故障 × 排查順序(六步檢查)
-
吸力變差:先看集塵桶滿/管路堵塞/軟管破洞 → 再看濾材 ΔP。
-
真空度高但風量低:管徑過小/彎頭多/濾室堵 → 針對工作點調口徑或清灰。
-
粉外逸/異味:密封圈/O-ring、桶身卡扣、HEPA 前後漏;HEPA 破損或未密封。
-
清灰無效:脈衝壓力不足/電磁閥膜片損/清灰節拍錯。
-
靜電放電:導電件老化/接地線鬆 → 量測並更換。
-
噪音飆高:軸承/葉輪刮碰/消音棉飽和 → 停機檢查。
11|SAT 驗收清單(落地可用)
-
性能:指定吸頭/口徑/長度下的**工作點(CMM & kPa/mmH₂O)**達標。
-
ΔP 曲線:連續運轉 2–8 小時,ΔP 穩定、脈衝有效。
-
濾材與 HEPA:材質證明;HEPA 做 PAO/DOP 漏掃,建立前後 ΔP 基線。
-
密封/漏風:冒煙/壓力衰減或粉塵檢測。
-
安全:接地/等電位測試值;防爆/隔離件安裝位置與方向;噪音量測。
-
文件:P&ID/配線圖、SOP、保養表、備品清單、教育訓練紀錄與保固/SLA。
12|選購比標模板(複製填一填就能開案)
-
用途:清掃/工具端/中央吸塵;粉/屑/液體:______
-
粉體:粒徑 D50:___ μm;黏/吸濕/含油:是/否;可燃:是/否(Kst/MIE:/)
-
路徑:軟管長 ___ m;口徑 Ø___ mm;彎頭 ___ 個;同動點數 ___
-
性能:目標風量 ___ CMM;真空度 ___ kPa(或 ___ mmH₂O)
-
濾材:ePTFE/抗靜電/疏水(勾選);前置分離(是/否)
-
二次過濾:HEPA 等級 ___;是否做 PAO/DOP(是/否)
-
安全:接地/等電位;隔離/洩爆/抑爆;火花偵測(如需)
-
環境:室內/室外;噪音上限 ___ dB(A);供電 ___ V/___ 相/___ A
-
驗收:工作點、ΔP 曲線、HEPA 完整性、漏風、噪音;連續運轉時數 ___ h
-
售後:備品耗材名單、交期、SLA、保固 ___ 年
13|常見 FAQ
Q1:工業吸塵器與家用吸塵器差在哪?
A:工業機著重連續運轉、真空度高、濾材與安全(ESD/防爆/HEPA),能搭配長軟管與前置分離,面對粉、屑、液、可燃粉等工況。
Q2:家用吸塵器可以拿來當工業用嗎?
A:不建議。工業粉塵量大、連續值班、粒徑與化學性不同,需更高壓頭/風量、專用濾材、清灰與安全設計。Q2:我需要 HEPA 嗎?
Q3:黏粉容易糊濾材怎麼辦?
A:選 ePTFE/奈米膜+疏水/防油,A/C 取低、加前置旋風,用 ΔP 觸發脈衝清灰,並管控露點。
Q4:可燃粉一定要防爆嗎?
A:看風險與分區。至少要抗靜電+接地;視系統壓頭與佈局加上隔離/洩爆/抑爆與程序管理。
Q5:單相還是三相?
A:短時清掃可單相;長時高負載/多點同動選三相連續型,壽命與穩定度更高。
Q6:氣動好嗎?
A:禁電/爆炸危險/潮濕環境很適合;但耗氣大、噪音高,需足夠空壓供應。
Q8:高真空一定比較好吸嗎?
A:不。高真空=小流量高壓頭,適合小口徑與長距離;大面積捕集反而要大風量低壓頭。
Q9:需要 HEPA 嗎?
A:室內回風/潔淨區/敏感產品建議加 H13/H14,並做 PAO/DOP 漏掃 與前後 ΔP 監測。
Q10:可燃粉一定要防爆機種?
A:看區域分級與整體保護:導電濾材+接地、隔離/洩爆/抑爆、程序管控;電機/電控依 Zone 選型。
Q11:濾材多久換?
A:看ΔP 趨勢與穿透。ΔP 長期偏高且清灰無效、或破袋測試不過就換;比固定天數可靠





